2月28日,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向全社会征集意见。百富策略白菜网先后在校内发出通知并召集座谈会,通过网络、邮件、电话等多种渠道向全校师生员工征集对《纲要》的建议。一时间,关于《纲要》的讨论成为吉大园里师生谈论的热点。正如党委副书记蔡莉在3月3日召开的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所说“这不仅仅是完成对《纲要》意见进行梳理上报的工作,也是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同志积极主动参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过程”。日前,吉大新闻网记者就《纲要》相关问题采访了吉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研究”研究课题组成员韩喜平教授。
记者:您能首先谈谈对《纲要》征求意见稿的看法吗?
韩喜平:好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研究制定《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行动。据袁贵仁部长介绍,《纲要》的研究制定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于2008年8月启动的。胡锦涛总书记非常关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亲自担任《纲要》领导小组组长,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在《纲要》工作小组组长国务委员刘延东直接领导下,组织教育等多领域专家、学者开展重大战略专题调研,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界人士发表意见建议210多万条,而且反复论证修改文本初稿,文本前后进行了约40轮大的修改。在此基础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各方面意见,这种方式也充分体现了中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精神,也充分体现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精神。作为大学教师,总在思考教育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问题,我们也愿意利用这个机会,为中国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记者:据说我们学校组织社会科学一些学者正在从事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课题,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课题研究的情况,特别是对《纲要》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韩喜平:是的,2008年,王胜今教授受教育部委托主持“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研究”课题,这个时间与《纲要》启动几乎同时进行,我参加了课题的研究。课题从高等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来研究和探讨高等教育结构变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高等教育社会保障体制变革、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变革、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高等教育的法治化道路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创建与创新等问题。尽管从内容上看,我们主要研究高等教育,而《纲要》则是全面的教育,我们更加侧重于理论审视,而《纲要》更加重视对策研究,但是,我们在研究中还是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见解,有的建议已经在学校组织的征求意见中讲过,也有的与参与《纲要》制定的专家交流过。